電纜橋架驗收標準
電纜橋架驗收標準
電纜橋架分為槽式、托盤式和梯架式、網(wǎng)格式等結構,由支架、托臂和安裝附件等組成。建筑物內(nèi)橋架可以獨立架設,也可以附設在各種建(構)筑物和管廊支架上,應體現(xiàn)結構簡單,造型美觀、配置靈活和維修方便等特點,全部零件均需進行鍍鋅處理,安裝在建筑物外露天的橋架。
1. 檢驗程序及檢測方法
1) 外觀:橋架鍍、涂表面應符合下表規(guī)定,檢測方法――目測法。
防護層方式 |
表面質(zhì)量 |
熱 鍍 鋅 |
表面應均勻、無毛刺、過燒、掛灰、傷痕等缺陷;每件電纜橋架上直徑小于2mm的漏鍍點每米不超過2個;且在任一100㎝2面積內(nèi)不得有2個及2個以上漏鍍點;不得有影響安裝的鋅瘤。 |
電鍍鋅或鋅合金 |
表面應均勻、光亮,不得有起皮、氣泡、花斑、局部未鍍、劃傷等缺陷。 |
熱固型粉末靜電噴涂或噴漆鍍鋅+噴涂或噴漆 |
表面應均勻、平整、光滑,無起皺、氣泡等缺點。 |
2) 外形:兩對邊應平行,兩側邊對底邊應垂直,斷面形狀應端正,無彎曲、扭曲、裂紋、邊沿毛刺等缺陷 。
3) 匯線槽應光滑、平整、無損傷電纜絕緣,凸起和尖角 目測法
2. 表面處理
橋架表面應根據(jù)工作環(huán)境的要求進行鍍、涂防護處理,各種防護層的厚度和附著力應符合下表的規(guī)定。
防護層方式 |
熱鍍鋅 |
電鍍鋅或鋅合金 |
熱固型粉末靜電噴涂 |
噴漆 |
鍍鋅+噴涂或噴漆 |
|
防護層厚度 μm |
電纜橋架主體 |
≥65 |
≥12 |
≥60 |
≥50 |
≥60 |
螺栓 |
(≥M20) ≥45 (M10~M20) ≥35 (≤M10) ≥20 |
(≥M14) ≥12 (M8~M12) ≥9 (≤M6) ≥6 |
|
|
(≥M14) ≥12 (M8~M12) ≥9 (≤M6) ≥6 |
|
鍍、涂層附著力 |
試驗應不脫落 |
試驗不低于2級 |
分別符合鍍鋅和噴涂的要求 |
|||
注:1、鍍鋅+噴涂或噴漆時,其中電鍍鋅厚度≥4μm,以測得的總厚度判定; 2、 電鍍鋅其平面最薄處的厚度不應低于表中規(guī)定的80%,且不應超過20%的測試點。 |
1)厚度 熱鍍鋅橋架主體對1.5~3mm厚度,最小平均厚度≥55am,
最小局部厚度45am >3mm厚度 70am 局部55am
檢測標準:GB/T13912-92
檢測方法:用磁性測厚儀檢測。
2) 電鍍鋅或鋅鎳合金 橋架主體≥12 am
3) 噴涂或噴漆 橋架主體≥50 am檢測方法 按GB1764 磁性測厚儀
4) 附著力——鍍涂層對底材的粘合牢度 熱鍍鋅按標準試驗應不脫落
5) 電鍍鋅和鋅合金 按標準試驗應不脫落
6) 噴涂或噴漆 不低于GB1720中的3級,檢驗用附著力測定儀。
3. 光澤度 防護處理的表面光澤應不低于60%。
檢測方法:按GB1743,油膜光澤度測定法,用光澤度儀測量數(shù)字直接顯示。
4. 耐鹽霧性
表面防護層應具有下表中規(guī)定的3級耐鹽霧性。
等級 |
熱鍍鋅、電鍍鋅或鋅合金 |
熱固型粉末靜電噴涂或噴漆 |
1 |
允許光澤稍變暗、顏色稍退但鍍層無腐蝕點 |
表面外觀良好,光澤顏色無明顯變化 |
2 |
光澤稍變暗、顏色稍退,鍍層有個別腐蝕點(產(chǎn)生腐蝕點面積≤15%) |
允許涂層輕微褪色,輕微失光但無氣泡等缺陷 |
3 |
色澤有明顯變化,鍍層局部有少量腐蝕點(產(chǎn)生腐蝕點的面積≤50%)底金屬無銹點 |
涂層表面色澤有明顯變化,但無氣泡等缺陷,底金屬無銹點 |
4 |
色澤明顯變化,鍍層嚴重腐蝕(產(chǎn)生腐蝕點的面積>50%)底金屬(包括沖孔、邊緣部位)有明顯銹點 |
涂層表面色澤有明顯變化且有氣泡或底金屬有明顯銹點 |
5. 制造精度
1) 橋架的長度極限偏差
當長度≤2米時,極限偏差為±2mm,
當長度>2mm時,極限偏差±4mm
2) 橋架的寬度極限偏差
當寬度>400mm時,極限偏差為±4mm,
當寬度≤400mm時,極限偏差為±3mm
說明:蓋板取正偏差,槽底寬取負偏差
3) 橋架表面平面度允差
熱鍍鋅防護處理平面度允差每米不大于8mm
電鍍鋅和噴漆,防護處理平面度允差每米不大于4mm
4) 托臂自由狀態(tài)時垂直高度允差為上翹1/100
5) 其它尺寸公差按GB1804-V (標準中最粗級)
7.接地噴涂橋架應有良好的接地,橋架用連接板連接時,任一未噴涂點與接地端子間的連接電阻不大于0.1歐姆。
- 上一頁:影響橋架購買的因素,橋架的設計標準
- 下一頁:橋架扣鎖設計及安裝要求